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国网获基础电信业务牌照,有望推开有线宽带业务大门?

   
作者:中广互联 时间:2016-05-09点击:17935

 

    5月5日下午中广互联最新消息,在千呼万唤及历经多重程序之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即业界所称的“国网公司”,终于获得工信部授予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并允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授权其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上述两项基础电信业务”。

图为:工信部正式授予国网公司基础电信业务牌照

国网此次获得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定义

     “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在2015年新版电信业务目录中的序号分别是A14-2和A26。其具体解释如下。    

       A14-2  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  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是指经营者通过组建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并可利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者的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提供的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权的运营者不得建设国内传输设施,应租用有相应经营权运营者的国内传输设施。

        A26  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国内通信设施是指用于实现国内通信业务所需的地面传输网络和网络元素。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是指建设并出租、出售国内通信设施的业务。国内通信设施主要包括:光缆、电缆、光纤、金属线、节点设备、线路设备、微波站、国内卫星地球站等物理资源和带宽(包括通道、电路)、波长等功能资源组成的国内通信传输设施。国内专线电路租用服务业务属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者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设上述国内通信设施的部分或全部物理资源和功能资源,并可以开展相应的出租、出售经营活动。

国网获得牌照对于行业全局发展非常关键

       国网公司获得上述牌照,是在目前三网融合政策处于全面推广阶段以及2015新版电信业务目录正式实施的背景之下的。至此,国网公司终于获得了在全国开展宽带业务的最关键业务牌照。笔者认为:这应是三网融合政策实施以来最关键的政策进程之一——虽然这对于国网公司真正参与三网融合市场竞争只是第一步! 预计,国网公司将基于上述牌照加强有线电视网络行业的资源的整合,促进有线行业在宽带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业务开展,促进三网融合竞争。

     按照2010年5月份正式生态的三网融合政策要求,要推动广电和电信行业双向业务进入,而(隶属基础电信业务的)宽带业务和IPTV业务是双方在三网融合竞争中的目标所在。其中国网公司作为承担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重任的广电行业代表,是三网融合竞争的重要主体。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这标志着三网融合工作正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但从试点阶段结束到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而广电运营商在电信业务牌照获取及双向业务进展方面非常迟缓。在电信阵营IPTV业务凭借宽带捆绑及“免费增送”策略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各地有线运营商只能申请地方性业务牌照,大大影响了业务的规模及发展潜力。按照此前国网公司和格兰研究联合发布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IPTV用户数高达5300万户,规模效益非常显著。2016年一季度有线运营商全行业宽带用户数刚刚超过2000万,在宽带市场的用户占比仅为7.95%,而且是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线运营商手中(参考《广电宽带用户突破2000万》)。考虑到2013年就开始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这一事实数据是在令人惊讶!笔者略微悲观地表示:上述有线宽带业务规模与有线行业的网络规模及实力完全不匹配,有线行业在整体上还没有真正敲开宽带业务市场的大门! 尤其是考虑到某些电信运营商的各种低价竞争行为,有线运营商在宽带业务上离盈利点还非常长远。

      在此背景下,如果作为行业代表的国网公司能够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特别是与宽带业务价值链环节相关的完整牌照,则将有利于全国有线运营商的业务资源整合,包括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IDC建设、对外出口与网间结算谈判、ICP内容引入等等,由此加强行业规模化运营竞争能力,促进三网融合发展,促进“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地,推动国内信息消费发展。

国网近期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申请的复杂内情

      根据此前报道,1月中,工信部就已经向国网公司颁发了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网业务、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 7张跨地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七张牌照按道理应该是指原来2003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下的业务牌照。这其中,只有网络托管业务属于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其它都是属于增值电信业务(参考附件)。

       笔者此前在《国网从牌照到牌局》一文总结内人士广电爆料的观点:公众宽带接入服务存在复杂的牌照条件,即使国网拿到了2003版电信业务目录的ISP(“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牌照,但缺少“数据业务通信业务” 牌照(包括“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无线数据传送业务”,以前者最为关键)及“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牌照(具体业务名称在2015新版电信业务目录中略有差异),离公众宽带接入服务业务还有比较遥远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在去年年底悄无声息地发布了2015版电信业务目录。中广互联此前对此进行了解读(参考《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3月1日施行,背后有何玄机?》)。2015新版电信业务目录在A25“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类别下新增“有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子类。中广互联认为A25基本等同于2013版目录的“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牌照,而“有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牌照正式国网公司(包括民营宽带公司)开展宽带业务应申请的。

      当然,就工信部监管而言,相关电信业务牌照本身的获取本身要求一定的业务开展资质条件。

      由于上述原因,在获得上述业务牌照之后,国网公司依然在为完整的宽带业务牌照苦苦努力。3月左右,坊间传言国网公司收购了拥有全国性骨干网资源的中国有线。之后,国网公司按道理就具备 全国性“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牌照所需的业务开展资质。3月18日,国网副总经理吕建杰公开表示,国网已于3月初向工信部提交互联网基础运营牌照申请,可能于3个月之内获得相关结果。4月18日下午,工信部专门召开了《通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获颁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关情况》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内容包括通报三网融合工作进展,许可申请审批情况、经营范围解读和证后监督要求。这一会议一度被误解为国基础电信网牌照的落定——众多业内人士都被此消息虚晃一枪。但实际上,工信部在此次会议上只是对国网此前获得的七张牌照的业务覆盖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参考附件),并无增加新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

       而且,仔细看这七张牌照的详细规定,笔者也是觉得这七张牌照本身也存在很多限制。例如,“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加上国网本身没有移动业务资源,实际上仅是针对专网的政务、企业集团范畴内的信息服务。从业务覆盖地域来看,除了多方通信、呼叫中心和信息服务者三个其实与地域关系不大的业务外,其它业务覆盖的地域都仅限于北京及海南的一两个城市。所以,你懂得!

乐观的展望

      不管过程如何艰辛漫长,在“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的日子,国网公司终于获得梦寐以求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今天工信部授予的牌照正是前文所指的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国网公司算是集齐了宽带业务资质开展的完整牌照,终于迈出了正式参与三网融合双向业务竞争的最关键一步!

      笔者抱着良好的初衷,希望接下来国网公司能从促进全行业发展的角度,积极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加强对外业务合作及关键资源谈判,希望在“后三网融合”时代有线电视行业的宽带业务能迅速从“少年”阶段走向“青年”阶段!

 

附件:国网公司2016年1月份获得的七张电信业务牌照覆盖地域

(1)网络托管业务(A27,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北京、海口、三亚3城市;

(2)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B22,第二类增值业务):全国;

(3)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B13,第一类增值业务):北京、海口2城市;

(4)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B11,第一类增值业务,新版名称改为“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北京、海口2城市;

(5)呼叫中心业务(B24,第二类增值业务):全国;

(6)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B14,第一类增值业务):北京、海南2省;

(7)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B25,第二类增值业务):全国。

(说明:上述业务牌照序号是依据2015新版电信业务目录)